【音·广播】第八期:冬之韵
冬之韵——第八期音乐校园广播
男: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欢迎收听第八期音乐校园广播。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至,雾凇沆(hàng)砀(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标志着仲冬时节开始,至此而雪盛矣。
女:大雪时节,虽然并不意味是一年降雪最多最大的时节,但却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精彩的篇章,他们或赞美冬景,或怀念友人,或抒怀孤独。
男:那音乐家心中的冬天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广播“冬之韵”!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十二月》。
柴可夫斯基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总是触动人类的心灵,同时,他还是一个有着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四季》不但生动地描写了每一季节中的自然景色,而且还深刻地刻画了俄罗斯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反映着俄罗斯民间音乐语言的音调。
“十二月”作为《四季》的最后一首,以欢快明朗的旋律结束整部套曲,曲式结构完美严谨,通过圆舞曲的形式来渲染气氛,表达了对幸福的渴望和追求,散发着浓郁的俄罗斯气息。请欣赏。
女: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维瓦尔第同样也以《四季》为名,创作了截然不同却又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作品。
维瓦尔第是巴洛克时期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他一生写了近500首协奏曲和73首奏鸣曲,此外,还作有歌剧十余部,以及康塔塔、经文歌等。其中相当一部分在他在世时就出版了,包括他最著名的作品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大约作于1725年,是维瓦尔第大约五十岁时出版的十二首协奏曲《和声与创意的实验》的第一号到第四号,合称《四季》。这四部协奏曲是维瓦尔第最著名的作品,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长盛不衰。《四季》中的《冬》描写了人们走在冰上滑稽的姿态,以及由炉旁眺望窗外雨景等景象,其中非常出名的第二乐章,曾被改编为轻音乐而广为流传,它描写了“屋外下着冻雨,屋内人围坐在火炉边,品尝热酒,感受温暖安宁的浪漫气氛”的情景,这与户外冰天雪地对比鲜明,更显醉人。请欣赏。
男:欣赏了两首外国古典音乐家的作品,再来看看我国音乐家们是怎样看待冬天的。
艺术歌曲《踏雪寻梅》创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是黄自先生在国立音专任教时与刘雪庵先生共同创作的一首欣赏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黄自先生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奠基人,是一位划时代的历史人物。这首简短而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洋溢着骑驴赏梅、怡然自得的情绪。四次“响铃铛”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脖颈上的小铃铛声。歌曲短小精练,运用了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充满童趣朗朗上口。歌曲以轻快活泼的曲调抒发了人们赏梅时的兴奋、愉快的心情,词曲并茂。也表达了梅花不畏冬雪,傲然绽放,吐艳枝头的雪梅精神。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踏雪寻梅》。
女:假如我是一朵雪花,我又会想做些什么?著名现代诗人徐志摩就写下了一首诗:雪花的快乐。
作者借雪花的纯洁,飘逸,潇洒,自由等特点,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抒写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向往。全诗综合运用了借物抒情、对比、拟人等表达手法,把对理想和爱情的追求等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造出了一个优美的意境,显示了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周鑫泉的谱曲,将雪花飞舞的轻盈意境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可谓是锦上添花,因此,《雪花的快乐》得以广泛传唱,是一首知名度极高的合唱曲目。让我们一起聆听这首《雪花的快乐》。
男:“雪花,雪花,开在阳光下……”在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由北京爱乐合唱团的孩子们演唱的主题歌《雪花》响彻鸟巢,孩子们空灵、清澈的声音如晶莹剔透的雪花落到了每个人的心里。几百个孩子手持和平鸽形状的道具灯,在鸟巢中无拘无束地起舞、游戏,一曲童声合唱悠扬清澈,天真动人。
最终呈现在开幕式上的《雪花》朗朗上口,6句中文歌词、6句英文歌词简单明了,意蕴深远,颇有“大道至简”的况味。请欣赏。
女:亲爱的同学们,冬日暖阳万物藏,岁月沉香悦时光。在这个寒冷的日子里,我们用音乐温暖自己,用音符书写生活。让我们一起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迎接冬日的祝福。
男&女:亲爱的同学们,本期校园音乐广播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我是一年级15班的沈芸伊,我乐观、开朗、热忱、向上,热爱播音与主持。美妙的声音可以给人们带来力量,带走烦恼。希望我可以将美妙的声音传递给大家,让大家收获更多的快乐!
我是来自一年级12班的薛凯齐,他乐观开朗、热爱阅读、喜欢播音主持。他可以安静地阅读一晚上,在书籍中获取快乐。他相信:“所读的书里,每一页都是成长的刻度。”
撰稿 | 瞿心芃
录制 | 瞿心芃
编辑 | 杨洁瑜
一审一校 | 瞿 昙
二审二校 | 马小芹
三审三校 | 颜爱华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