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工作室·教学研讨】凝心聚力共研修,深耕笃行促成长——陈佳佳名优教师工作室第八次研究活动暨课题组展示活动
凝心聚力共研修,深耕笃行促成长
——陈佳佳名优教师工作室第八次研究活动暨课题组展示活动
2024年11月14日,东沙湖小学钟南街校区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盛会——陈佳佳名优教师工作室第八次研修暨课题组展示活动。此次活动由东沙湖小学陈佳佳名优教师工作室主办,并联合了周艳数学名师工作室、李瑞芳数学名师工作室共同开展。本次活动基于UBD理论,探索指向学生深度理解的教学方法,促进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和个人专业发展。
深耕课堂寻脉络
活动首先由陈佳佳名优教师工作室、周艳数学名师工作室、李瑞芳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带来了四节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
沈莉老师执教一年级的《认识11-19》,通过生动的游戏和直观的教具,帮助孩子们轻松掌握数字的概念。重点引导学生借助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操作,由11类推出其他的十几,感受“逐次添1”的累加过程,感受相关各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同时,通过比较突出它们的共性,明确十几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都是两位数,体会十作为计数单位的意义和价值。侧重借助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0~19各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自主感悟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巩固练习部分,引导学生在丰富的闯关游戏中进一步丰富对十几的认识,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和特点,感悟计数单位的意义,发展数感和初步的符号意识。
陈小敏老师执教二年级的《7的乘法口诀》,以理解为核心。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UbD理论强调学生要深度理解知识,而不仅仅是记忆和复述,陈老师利用谜语,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自主探究7的乘法口诀,从情境中的摆小船计算三角形的个数,由加法转向乘法,再编出对应的乘法口诀,能够将课堂交还学生。在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利用学生平时对生活的留心观察,将乘法口诀与科学(大自然中的7)、语文(七言绝句)、生物(医学中的7)等其他学科或生活情境(日历等)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蒋依纯老师执教《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本节课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收集整理有关百分数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体验百分数的意义及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新课标中指出记录一段时间的数据,数据具有随机性,数据越多,才会越稳定,所以在介绍命中率的时候明确这类数据具有随机性,只有数据足够多,才会趋于稳定,才能找到投篮水平最高的选手。最后设置成语里的百分数,科学里的百分数,让学生找一找,算一算,体会百分数在其他学科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张陶友老师执教《用字母表示数》。本节课利用小魔盒贯穿整个课堂,首先利用小魔盒和同学们玩24点,引出字母可以表示确定的数。通过往魔盒里放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由3根小棒组成,从而引发2个、3个、无数个三角形有几根小棒的思考,探索出用字母表示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及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关系这一特性。然后通过盒子里一共放了280个三角形,倒出一部分还剩多少个的例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且了解字母是有范围的。最后通过小魔盒的正方形侧面积引出简写规则,学生通过自学,同桌交流汇报的形式学习简写规则,并通过小魔盒的正方形侧面周长和长方形侧面积进行简写规则的巩固。
说课、评课促反思
活动第二环节的说课、评课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执教老师们纷纷上台分享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听课老师们也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在热烈而友好的氛围中,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研究评价促实践
王红老师为大家带来了《逆向设计中的评价与表现型评价》的专题讲座。王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逆向设计的第二阶段: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表现性任务时需考虑的原则、评分规则的设计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评价和表现型评价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她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结合教学实践,可以让老师在日常的逆向教学的实践应用中寻得更有力更可行的路径,让与会老师们受益匪浅。
最后,陈佳佳名优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在阶梯教室召开了下一阶段工作部署会议。陈佳佳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工作室未来的工作进行了规划和部署。
一审一校:陈佳佳
二审二校:王杰
三审三校:颜爱华
联系电话:0512-65953558
E_mail:sipdshxx2021@126.com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