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工作室·教学研讨】观察课堂·循迹思维——景城教育集团科学学科共建暨张陈江科学工作室第22次集中研修活动
观察课堂·循迹思维
——景城教育集团科学学科共建暨张陈江科学工作室第22次集中研修活动
为深入推动科学教育创新,探索新课标引领下的跨学科教学新范式,实现学科育人目标。2025年4月17日上午,在东沙湖小学开展了以“观察课堂 循迹思维”为主题的小学科学跨学科联合教研活动暨张陈江科学工作室第22次集中研修活动。景城教育集团各小学部分科学教师和东沙湖小学张陈江科学工作室全体成员全程参加了此次活动。
一、课堂展示
结合活动主题,四位青年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他们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理解和实践。工作室成员东沙湖小学沈月芬老师执教了《磁铁和我们的生活》。沈老师从生活中的冰箱门、电风扇、磁悬浮列车、银行卡等多角度讲解了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娄葑学校陆依芊老师带来了《船王争霸赛》一课。陆老师以“造船载重”为驱动任务,通过结构化设计有效捕捉学生思维,通过设计单.实验记录表等外显学生的思考过程,暴露学生对“底面边长与高度关系”的教学建模逻辑。对比各组船型数据时,引导学生分析“相同船型载重差异”,推动思维进阶。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各小组确认小船高、底面积。当学生提出“载重量”与底面积有关时,教师对比不同组同款船的表现,进而总结出了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船型的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推动了学生的思维。最后改进环节增设“球形玉石”挑战,暴露了学生原设计对货物形状的忽略,激发学生的思维。
景城学校汤世恩老师带来了《电路中的开关》一课。汤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层层深入,让学生先认识开关的各个部位以及使用材料,在设计开关方案时,汤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设计自由,在材料选择上,也是提供多种材料供学生选择,同时提醒了学生成本的核算,并且通过加时的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完成制作,体现了汤老师个性化的发挥。通过几个活动的开展,学生完成了电路中的开关的制作,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地发展。
跨塘实验小学王雪君老师带来了《导体与绝缘体》一课。王老师教态亲切自然,一下子就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以一根“坏”导线导入,以具体生活中的实例为切入点,引起了学生较大的探究欲望,学生在课上的参与度高,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二、分享交流
课后,围绕“通过课堂观察捕捉学生思维”主题,娄葑学校任老师、东沙湖小学樊老师、跨塘实验小学朱老师、景城学校刘老师依次进行交叉评课,评课教师分析了课中的亮点,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三、主题讲座
在活动第三阶段,工作室主持人张陈江老师对全体成员进行了以“设置课堂看点·循迹思维发展”为主题的讲座。张老师从课堂教学出发,以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为例,从思维、分析、评价和优化四个方面解释了怎样循迹思维发展。张老师提倡一节精彩的课堂要设计课堂看点,结合几个经典课例《太阳系大家族》《自动浇花器》《风的成因》《轮轴》进行分享,提出教学设计的主张要从学生的状态看到老师的状态。
四、近期安排
工作室主持人张陈江老师从工作室角度进行下阶段工作计划交流,张老师还从写作上对大家进行指导鼓励,鼓励大家多阅读期刊,不断积累写作素材,积极写作,提高自己的教科研素养。
本次景城教育集团小学科学跨学科联合教研活动暨张陈江科学工作室活动圆满落幕,全体老师纷纷表示获益匪浅。通过研修活动,教师们不仅提升了教学水平,还对教科研方面有了新的想法和期待。期待工作室未来有更多的活动,共同进步!
撰稿:于萌萌
照片:工作室成员
一审一校:张陈江
二审二校:王 杰
三审三校:颜爱华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