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家校共育

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家校共育

父母课堂 | 孩子学习能力比较弱,家长该怎么办?
——沙湖家庭教育周周谈㊺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08 点击数:



 

成绩优异并不意味着孩子获得了成长的最佳效果。养育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并不是教育唯一的目的,善良、快乐、健康这些品质远比成绩优异来得更可贵。

 

【情境再现】

孩子上小学三年级了,十分乖巧听话,但是学习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孩子的读题能力、理解能力比较弱,经常前面说过的话转头就忘了。后来,我带他去医院检查,发现他的智力并没有问题。进入小学三年级以后,孩子在学习上感觉十分吃力,每天晚上都是10点以后才能做完作业。孩子只能将周末的时间全部用来学习,完全没时间去玩。现在他的近视程度已经从50度涨到200度了,他只能偶尔出去跑步和打羽毛球。孩子知道自己还应当多努力,并且有强烈的意愿变得更优秀,但因为自己下了苦功夫而没有效果,常常会感到非常受挫。如今,我们整个家庭都很焦虑,我们该怎么帮助孩子呢?

 

【老师支招】

在这个孩子的身上,我看到很多非常宝贵的品质,比如很勤奋、肯吃苦、能坚持、不放弃,我觉得这些品质远比在一次考试里拿满分更优秀,也比完整默写出全部生字来得更珍贵。在家长的身上,我也看到了他们的细心、耐心和对孩子的关心,以及无条件地理解和接纳孩子的体贴。我觉得这样的家长也非常优秀。如果说,家长想要做得更好一点儿的话,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接受孩子在学业上暂时的落后,愿意陪伴他慢慢长大。每个孩子的成长道路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在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就能表现得那么优秀。2020年,我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班上有个小女孩在学习上的反应明显比其他孩子慢一些,就连记生字对她来说都很困难,所以在默写、做练习时,她总是错漏百出。但是,我发现她纵然落后,仍十分努力。这个小女孩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努力着,一点一点地进步,一点一点地缩短跟其他孩子的差距。学习是一场长跑,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可能,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迟开的花儿才是最美丽绚烂的。

也许并不是孩子成长得太慢,而是家长太着急了,教育步子迈得太大了。实际上,家长可以慢下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放慢速度,倾听孩子的声音,陪伴他慢慢长大。

第二,试着接受最坏的结果。孩子的各科成绩也许都不够优秀,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寻找他其他擅长的事情。因为不是所有的孩子对学业都很擅长。我遇到过一个男孩,他是小学三年级时转来我们班的,那时他的基础非常薄弱,默写词语经常错一大半,而且他一遇到问题,眼泪就哗哗直流。经过很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这个男孩在体育上非常有天赋,特别是短跑项目,我把这个发现告诉了他的父亲。他的父亲非常高兴,每周都会带孩子练习跑步。后来每次运动会,他总能拿到全校短跑第一名,一次又一次地刷新学校的短跑纪录。渐渐地,这个男孩发现自己特别喜欢踢足球,就带领全班的男生一起踢足球。尽管他在学习成绩上没有太大起色,但是他很自信,总是充满活力。在小学六年级的校园足球联赛中,这个男孩带领班级的足球队获得了冠军,并且代表学校参加了区级比赛。这样的孩子也很优秀,毕竟学习成绩并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也许家长该给孩子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机械重复的作业,与其让孩子深陷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不如留些空间鼓励孩子去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俗话说,“厚积而薄发”。有些孩子可能需要拥有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来发展自身的能力。家长可以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入手,帮助孩子从擅长的事情做起,一点一点地让他在喜欢的、擅长的事情里找到成就感、价值感。

5a9f886985734ce68337c95a07d8757e.Jpeg

心理教师敲黑板

广义的学习不仅仅包括学科知识,还包括各方面的能力,如待人接物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观察自然的能力、照顾动植物的能力等,这些可以在未来成为人类生活和工作必备的能力。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霍德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结构理论认为,人类拥有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和自然认知智能八种智能。而我们的学科学习其实仅仅测试了其中几种智能。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未来的世界所需要的职业可能性常常超出家长能够想象的边界。请相信在21世纪,孩子对未来敏锐的嗅觉一定会超出家长的想象。当家长相信在未来孩子一定拥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的时候,家长就在向他们展示自己对他们的信心。这种积极的态度,也许比忧虑更能带给他们力量。

文稿整理:刘湘

编辑:杨洁瑜

一审一校:徐怡萍

二审二校:陈佳佳

三审三校:倪敏

 

【字体: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