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 | 是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还是按时休息?
————沙湖家庭教育周周谈53
睡眠是孩子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孩子睡眠不足时容易冲动,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这时,家长在家庭中应当和孩子一起管理好他们的睡眠时间。
【情境再现】
孩子上小学五年级了,进入高年级后,他的学习强度和作业量都明显增加了。但是,孩子似乎自己意识不到危机,成天还需要我盯着做作业,而且孩子写作业的速度特别慢。有时候,我会给他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希望他能更好地巩固课堂知识,但通常他做课内作业就得做到晚上9点,如果我再额外布置课外作业,担心这会影响孩子的睡眠。那么,孩子写不完作业是让他睡觉,还是督促他写完了再睡呢?如何平衡作业和睡眠之间的关系呢?
【老师支招】
关于作业和睡眠的问题,如果一定要让我在二者之间做一个选择的话,我想我一定会选择充足的睡眠。有一句英文谚语说得好,“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学习是一场马拉松,又岂在朝夕之间。
具体而言,家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帮助孩子平衡作业和睡眠之间的关系。
第一,睡眠优先原则。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合理地规划好放学后的时间,在保证孩子拥有充足的睡眠的前提下,再去安排学习和做作业的时间。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充足的睡眠可以促进生长发育、保持精力充沛、舒缓焦虑情绪、培养良好性格、减少感染疾病的概率,这些好处相信大部分家长都明白。充足的睡眠的好处还不止于此,它对每个孩子的学习也有巨大的帮助。孩子每天在课堂上获取大量的知识就好比接收一个个“快递”,白天这些“快递”被杂乱地堆放在大脑中。当孩子进入睡眠时,大脑会对白天接收到的这些“快递”进行分类、整理。如果孩子缺少睡眠,那么大脑便无暇整理零碎的、杂乱的“快递”,也就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了。由此可见,当作业和睡眠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先保证孩子的睡眠。
第二,和孩子达成一致的目标。作为教师,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类孩子,他们觉得自己做完教师布置的作业后,家长就会布置课外作业,于是他们就故意拖拉磨蹭,久而久之,就养成做作业拖拉的不良习惯。
家长如果希望给孩子布置课外作业,先要和孩子达成一致的目标。例如,我的孩子有段时间做数学计算题常常会出错,我跟他约定:每天练一页纸的计算题,什么时候不出错,什么时候停止这个练习。尽管他不乐意,但他还是接受了这个约定。有一天,我发现他做题的时候非常不耐烦,做着做着,竟然眼睛都哭红了。我当时就很生气地质问道:“我只是让你做计算题而已,你为什么要哭?”孩子委屈地说:“我就是不可能全做对,而且我觉得做计算题太浪费时间了,我想把这个时间节约下来去看课外书。”于是,我就开始反思,孩子带着这种抵触的情绪去做计算题,效果一定不好。那天晚上,我没有让他继续做计算题,而是跟他促膝长谈。我告诉他,让他做计算题的目的不是惩罚他,而是帮他找到做计算题的感觉,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这些只能在实践中才能体会到。如果他愿意换一种心情,开心地去完成这个作业,他做计算题的正确率一定会有所提高,而且他带着这样一份愉快的心情去接受这个作业,比闷闷不乐地做计算题效果一定好得多。孩子说:“那好吧!我会静下心来重新做计算题。”果然,几天下来,孩子做计算题的正确率明显提高了,他在学校里做计算题连续三次都是全对。教师也表扬了他,孩子自己也很高兴。接下来几天,孩子做完作业后主动要求做一页纸的计算题。我想,这是因为我和孩子在思想和目标上达成了一致,所以孩子的学习状态才进入了这样一个良性的循环-孩子不仅愿意做计算题了,效率提高了,正确率也提高了。
因此,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他真正愿意做的事情,并鼓励孩子既要有梦,又要敢想,把遥不可及的梦想,化作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因为梦想是每一个孩子不断向上攀登的原动力。
第三,帮助孩子精选题目。适当的练习可以帮助孩子巩固知识,温故而知新。家长布置课外作业时要注意精选题目,没有必要采用题海战术,因为做题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针对孩子学习中的薄弱点,让孩子选择有针对性的练习,引导孩子适当练习。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家长应当合理安排练习的时间,和孩子商量好提高做作业效率的方法,给孩子留有空余时间自由支配,这样就不会影响孩子的睡眠了。
充足的睡眠可以保证孩子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保证孩子第二天上课的听课效率,让孩子的大脑在睡眠中梳理一天所学到的知识,这样孩子才能学得更好。
【心理教师敲黑板】
充足的睡眠是生命活动的保障。科学研究发现,睡眠时间不足会导致人的记忆力下降、情绪紊乱,甚至引发心脏病、高血压等。人在睡眠的过程中,大脑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储存。充足的睡眠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提高孩子学习的效率,还能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家长如何判断孩子的睡眠是否充足呢?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观察。一是孩子在课堂上是否精力充沛;二是孩子做作业的效率和正确率是否较高;三是孩子是否有玩耍的动力;四是孩子的情绪是否稳定。如果孩子出现睡眠不足的情况,家长除了要调整作息时间,还要督促孩子加强运动。因为运动可以促进人体大脑和小脑的发育平衡,也能拓宽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通路,让孩子保持兴奋和自信。
文稿整理:刘湘
编辑:杨洁瑜
一审一校:徐怡萍
二审二校:陈佳佳
三审三校:倪敏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