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教师发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师之家>教师发展

【名优教师工作室·教学研讨】指向理解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记东沙湖小学陈佳佳名优教师工作室第五次研修暨校际联合教研活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5-17 点击数:133

【名优教师工作室·教学研讨】指向理解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记东沙湖小学陈佳佳名优教师工作室第五次研修暨校际联合教研活动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暖花开为君来。为了促进我校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和个人专业发展,2024年4月18日下午,东沙湖小学开展陈佳佳名优教师工作室第五次研修暨共同体学校学科共建活动。陈佳佳名优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UbD》课题组成员、星汇学校教师代表、唯亭实验小学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课堂展示竞风采

       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小学陈佳佳老师执教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总复习》一课。课前陈老师安排学生自己进行了前学,将比和比例相关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并形成思维导图。课上学生借助自己完成的思维导图相互交流和补充,将这部分知识进行了较完整地归纳、比较和联系。接着,陈老师从“黄金分割”入手借助国内外建筑、艺术作品、斐波那契数列等素材,让学生进行知识的选择和运用。课堂上学生积极投入,氛围活跃。这节课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与艺术的结合,感受到数学的极大魅力,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1a5e8fb3ca440b68a9eb679fed364b9.Jpeg

工作室成员朱瑾郁老师执教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面积的变化》一课,先以披萨的问题,引出学生对面积变化的思考。在第一个长方形图形按3:1放大后面积的变化问题探讨中,学生会借助已有的知识,用分一分、算一算和公式推理的方法进行求解,这时孩子们通过对结果的分析,会得到一个猜想:边长按n:1放大,面积的比是n²:1。从猜想出发,用更多的比去验证长方形是否符合这个猜想。孩子们在掌握了公式推理的方法下,从其他图形入手,加以应用的过程。以孩子们的自主探索为主,让孩子们在应用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

ce95be1696ca4d83b7b813a01752b60f.Jpeg

唯亭实验小学徐隆老师执教四年级《认识三角形》一课,整节课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兴趣,然后通过几个图形的辨别,让学生在头脑中进一步抽象出三角形的形状。再通过“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对三角形的特征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并能用数学的语言说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既突出了教学重点,⼜有效地分散了难点。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了三角形中的一条特殊的垂直线段——“高”。最后,给学生拓展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整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图形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84a93b02c92549789599b071012a292d.Jpeg

        苏州工业园区星汇学校张心怡老师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课上通过盲盒游戏,让学生了解用数确定位置的方法,并介绍了列和行的含义。接着,通过逐步简化,让学生认识数对,并介绍了数对的读法和书写方法。最后,通过巩固游戏活动,生活问题,让学生内化新知,感受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078553397b3948f283cedb933fff2085.Jpeg

研思并举说评课

      携一颗初心,探数学教学之曲径通幽。说课评课环节,来自东沙湖小学的陈佳佳老师、朱瑾郁老师、星汇学校的张心怡老师和唯亭实验小学的徐隆老师围绕教学设计说课,工作室的成员们也争相交流听课心得。在交流碰撞过程中老师们对教学知识的起源、知识点、数学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

881623dc287f4ef786f38ee4b2cc82dd.Jpeg44c07b45ac0f487097b980bcef988fb8.Jpege4a0fef133da4d02b5b87eb100367917.Jpeg0d8b9e3e0bf744a4b8612fa6d7282a6c.Jpeg756434f5d9e14238aeb5d5e97ab1a4ca.Jpeg8f6ea7c870e14360b07aa3676db44716.Jpeg

名师引领明方向

   工作室领衔人陈佳佳老师作《基于理解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专题讲座。陈老师从真实情境应该适合具身认知、真实情境应该饱含真实情感、真实情境应该具有复杂任务、真实情境应该体现社会合作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理论结合实例向大家解释了数学真实情境创设的要求和实施途径,与在场的工作室成员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引发了大家热烈的讨论。

275f216e3f2243b58223342e734f75b1.Jpega97ca4c499e04a5198bc2cb911c9e7a5.Jpeg

   每一次研讨,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是教师们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好时机,是突破自我、提升自我的有效平台。工作室成员们将以此为契机,学思结合,全力打造更高效的课堂。

 

撰稿:沈婉云

拍摄:蔡杨

编辑谢玲玲

一审一校:陈佳佳

二审二校:王杰

三审三校:颜爱华

联系电话:0512-65953558

E_mail:sipdshxx2021@126.com

 

 

 

【字体: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