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项目引领教研路 合作研讨共成长——记周菊明名师工作坊第十二次研修活动暨东沙湖小学信息科技教研组教研活动
【教学教研】
项目引领教研路 合作研讨共成长
——记周菊明名师工作坊第十二次研修活动暨东沙湖小学信息科技教研组教研活动
为了进一步领会《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准确把握新教材编写的理念与变化,提升信息科技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水平,推动信息科技课堂不断创新、发展。2024年11月22日,苏州工业园区周菊明名师工作坊第十二次研修活动在园区东沙湖小学钟南街校区进行。此次活动聚焦四年级上册新教材单元整体项目化设计,用线下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课例研讨交流活动,工作坊全体成员及东沙湖小学全体信息科技教师共同参与。
此次活动开设的两节课是苏科版信息科技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字世界中的编码》的一二课时:《信息的数字化》与《计算机中的编码》。我校陈诚和韩懿纯两位老师围绕探秘数字敦煌的项目主题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带领学生体验数字世界中的编码。
第一节课《信息的数字化》中,陈诚老师以数字敦煌博物馆情境为引,带领学生体会数字化,了解二进制。整节课中,虚拟卡通角色——“电脑”以它的主观视角贯穿其中,引导学生探究二进制,学会二进制的简单计算,从而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眼中的世界。课堂上,学生通过陈老师自己设计的scratch小游戏,体验二进制的“逢二进一”,课堂十分活跃,学习氛围浓厚。
接着,学生来到第二节课《计算机中的编码》,韩懿纯老师延续上节课的数字敦煌博物馆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眼中的敦煌壁画是什么样的?结合上节课学习的二进制,提出问题:如何将人类能看懂的信息翻译成计算机能看懂的二进制,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计算机中的编码。本节课的任务主线是“文字翻译初体验”“破译二进制”“绘制黑白像素图” 以及 “探秘彩色图”,四个任务层层递进,有思考有设计,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计算机眼中的文字和图像,有效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鼓励学生主动关注各类编码技术,体现信息社会责任。
课堂结束后,全体教师移步会议室展开评课研讨。首先,陈诚老师和韩懿纯老师围绕两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进行说课交流,接着名师工作坊的成员对两节课进行评课研讨。评课环节中,各位教师给予了这两节课极大的肯定,同时也针对课堂实施的过程给出一些建议。最后,周菊明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总结,从两节课情境设计的合理性与连贯性、自制软件小游戏辅助教学的新颖性与创新性以及对易加学院的数字化支撑平台使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等方面对两位老师的课堂做了全面、客观的评价,大家纷纷表示收获良多。
活动最后,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信息科技教研员凌秋虹主任围绕新课标内容“数据与编码”提供了很多实用有价值的课堂教学建议。凌主任分别从数字与编码、数据与数据安全、数据的组织与呈现三个方面分析新课标要求和课堂实施方法;同时还强调了江苏省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平台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本次研修活动为信息科技教师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推动了新教材单元整体项目化教学的深入研究与实践。
报道:石芮辰
照片:石芮辰
编辑:李星
一审一校:陈诚
二审二校:高放
三审三校:易静
联系电话:0512-65953558
E_mail:sipdshxx2021@126.com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