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任务群 构建“教学评一体化”新课堂“——魏建英名优教师工作室研修活动
聚焦任务群 构建“教学评一体化”新课堂
——魏建英名优教师工作室研修活动
为帮助教师进一步深入理解新课标,解读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及实施策略,推进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和课堂教学能力,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步伐,4月1日下午,东沙湖小学、车坊实验小学、青剑湖小学、唯亭学校语文学科共建活动在东沙湖小学顺利展开。
东沙湖小学的魏佳怡老师执教《花钟》一课,魏老师通过导入环节的互动让学生明白花钟的含义,让学生感受鲜花之美。教学过程中,魏老师通过评价语和设问语不断向学生强调“精炼关键句”这一学习目标,充分利用课文和学历单让学生锻炼寻找、概括关键句的能力,还结合课外科普小知识让学生进行了仿写,展示了一节兼具知识点和语言美的课堂。
青剑湖小学的吴娟老师执教《动物儿歌》一课,吴老师抓住一年级孩子的心理,设计了有趣的情境导入,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学过程中,吴老师紧扣低段语文识字写字为侧重的教学要求,通过丰富的互动形式与充满鼓励性的评价语引导学生,让学生理解了形声字的规律,锻炼了学生模仿课文写短句的能力。
青剑湖小学的孙静茹老师执教《学弈》时,以抽丝剥茧之法引领学生穿越文言丛林。她将文言字词化作石阶,步步登临文本堂奥。在分析学弈者差异时,她以问题为舟楫,载学生溯流而上,思维的羽翼在课堂上空翱翔。别出心裁的背诵设计如诗如画,最后将哲理的种子播撒在生活土壤中,让智慧之花绽放在每个学生心田。
车坊实验小学的施圆缘老师执教《杨氏之子》时,以春风化雨之姿叩启智慧之门。她带着吟吟浅笑,将“此是君家果”化作智慧的钥匙,轻轻转动语言的锁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追问如投石激浪,在思维湖面荡起层层涟漪。学生们在语言的褶皱里发现谦逊的光泽,在对话的纹路中触摸修养的温度。她以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将难点熔铸成照亮思维的火炬,让文言魅力如清泉浸润心田。
东沙湖小学的张甜甜老师执教《赵州桥》一课,以“桥梁文化讲解员面试会”这一情境引领课堂,贯穿整个课堂。不仅让学生们认识了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喜欢的形式中自然而然达成目标。
唯亭学校的王诗雨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小虾》,与学生们共同开启了一场奇妙的自然之旅。王老师带领学生们着重探究了小虾悠闲时、生气时、搏斗时的有趣之处。课堂中,读一读,找一找,说一说、演一演,写一写,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在王老师的组织下,构成了高效、扎实的课堂。
车坊实验小学的柏玥琦老师执教《田忌赛马》一课,柏老师创设小记者播报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讨论氛围浓厚,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唯亭学校的王婷老师执教《马诗》一课,王老师通过情境创设,多形式朗读,有效调动学生的感性思维与参与热情,借助配乐将学生带入情境中体会词意诗情。
课堂观摩结束后,四位老师针对“聚焦任务群,构建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新课堂”开展微讲座。东沙湖小学的黄芳老师带来《从任务群出发,搭建教学评“立交桥”》;青剑湖小学的李偲文老师带来《“教-学-评”一体 实现趣效双赢》;车坊实小的许丹菁老师带来《任务引路,思维统领,提升核心素养》;唯亭学校的曹青老师带来微讲座《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探究》。此次分享,让老师们对“教学评一体化”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也为小学语文课堂转型提供了新思路,新工具。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魏建英老师总结本次研修活动,为执教老师们颁发了证书,并提出语文教学要以课标为依据,聚焦任务群,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载体推动学生进行实践,引领学生思维发展。
我们将继续坚持“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的实践与探索,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推动教师不断地扎实进取、认真锤炼个人业务,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文字:张曼
拍摄:顾旭芬 金户青 吴婧瑶 许颖
编辑:张曼
一审一校:魏建英
二审二校:王杰
三审三校:颜爱华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